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国际学术会议探讨视觉人体工程学
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认知科学与人类发展学院(FCSHD)与印度尼西亚西努沙群岛大学联盟(PKMMB)下属12所开设管理...
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认知科学与人类发展学院(FCSHD)与印度尼西亚西努沙群岛大学联盟(PKMMB)下属12所开设管理学硕士课程的高校,联合举办了一场题为“视觉舒适度与生产力:人体工程学视角”的线上国际分享会。本次活动是在砂拉越大学(UNIMAS)与PKMMB签署的合作备忘录(MoU)框架下开展的,共吸引了两所高校156名师生参与。
会议由FCSHD社区与产业联络副院长、高级讲师Wan Norizan Wan Hashim博士担任主讲。在分享中,Wan Norizan博士系统介绍了视觉人体工程学这一学科领域。该领域致力于研究如何优化视觉环境、用户与任务之间的匹配关系,从而减轻视觉疲劳,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她指出,数字视觉疲劳(DES)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其主要成因在于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子设备且缺乏适当休息。干眼、疲劳、视力模糊、头痛、颈部紧绷及眼睛刺痛等症状,在数字设备用户中日益常见。为应对这些问题,Wan Norizan博士提出了多项实用建议:遵循“20-20-20”法则,即每使用屏幕20分钟,便望向远处20秒;将屏幕置于50–70厘米的最佳距离,并稍向下倾斜;通过改善照明条件和使用防眩光滤镜以减少反光;此外,还应保持眼睛湿润,如增加眨眼频率或适时使用人工泪液。
此次活动体现了砂拉越大学致力于加强国际学术合作、在应对当代现实挑战的相关领域推动知识共享的承诺。通过对视觉人体工程学的聚焦,分享会启发了与会者思考如何在日常数字习惯中做出细微调整,从而兼顾视觉舒适度与工作效率的提升。
会议由FCSHD社区与产业联络副院长、高级讲师Wan Norizan Wan Hashim博士担任主讲。在分享中,Wan Norizan博士系统介绍了视觉人体工程学这一学科领域。该领域致力于研究如何优化视觉环境、用户与任务之间的匹配关系,从而减轻视觉疲劳,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她指出,数字视觉疲劳(DES)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其主要成因在于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子设备且缺乏适当休息。干眼、疲劳、视力模糊、头痛、颈部紧绷及眼睛刺痛等症状,在数字设备用户中日益常见。为应对这些问题,Wan Norizan博士提出了多项实用建议:遵循“20-20-20”法则,即每使用屏幕20分钟,便望向远处20秒;将屏幕置于50–70厘米的最佳距离,并稍向下倾斜;通过改善照明条件和使用防眩光滤镜以减少反光;此外,还应保持眼睛湿润,如增加眨眼频率或适时使用人工泪液。
此次活动体现了砂拉越大学致力于加强国际学术合作、在应对当代现实挑战的相关领域推动知识共享的承诺。通过对视觉人体工程学的聚焦,分享会启发了与会者思考如何在日常数字习惯中做出细微调整,从而兼顾视觉舒适度与工作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