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纪念奥金斯基展览
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图书馆隆重推出主题展览:“波兰舞曲再次响起!”——以此纪念我们杰出的同乡、作曲家、外交家、慈善家...
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图书馆隆重推出主题展览:“波兰舞曲再次响起!”——以此纪念我们杰出的同乡、作曲家、外交家、慈善家与政治家米哈伊尔·克莱奥法斯·奥金斯基诞辰260周年(1765–1833)。奥金斯基曾活跃于波兰与俄罗斯帝国的政治舞台,留下跨越国界的文化遗产。
作为立陶宛-波兰贵族奥古宁家族的一员,米哈乌·克莱奥法斯成长于文化氛围浓厚的贵族之家,自幼接受优质教育。他从小便展现出对戏剧与音乐的浓厚兴趣,精通多种乐器,尤其擅长钢琴、小提琴、竖琴和大提琴的演奏。
奥金斯基于18世纪90年代开启作曲生涯,创作了大量战斗歌曲、进行曲与波洛涅兹舞曲。据现有资料,他共留存约60部钢琴与声乐作品,其中包括26首波洛涅兹、4首进行曲、3首玛祖卡,以及加洛普、小步舞曲等体裁。他还创作了歌剧《泽利达和瓦尔库尔,或拿破仑在开罗》,剧本亦由他亲自撰写。而他最为世人熟知的作品,当属1794年创作的波洛涅兹舞曲《告别祖国》(又称“奥金斯基的波洛涅兹”)。两个多世纪以来,这首作品始终被誉为古典音乐的瑰宝,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本次展览汇集了丰富资料,通过学术专著、科普读物、研究论文以及乐谱等形式,呈现奥金斯基生平与创作的重要阶段。展品中既有白俄罗斯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包括他的波洛涅兹、圆舞曲、玛祖卡、钢琴小品、浪漫曲等音乐作品的珍贵谱本。此外,展览还辅以CD音频资料与相关插图,生动再现这位艺术巨匠的多彩人生与不朽乐章。
作为立陶宛-波兰贵族奥古宁家族的一员,米哈乌·克莱奥法斯成长于文化氛围浓厚的贵族之家,自幼接受优质教育。他从小便展现出对戏剧与音乐的浓厚兴趣,精通多种乐器,尤其擅长钢琴、小提琴、竖琴和大提琴的演奏。
奥金斯基于18世纪90年代开启作曲生涯,创作了大量战斗歌曲、进行曲与波洛涅兹舞曲。据现有资料,他共留存约60部钢琴与声乐作品,其中包括26首波洛涅兹、4首进行曲、3首玛祖卡,以及加洛普、小步舞曲等体裁。他还创作了歌剧《泽利达和瓦尔库尔,或拿破仑在开罗》,剧本亦由他亲自撰写。而他最为世人熟知的作品,当属1794年创作的波洛涅兹舞曲《告别祖国》(又称“奥金斯基的波洛涅兹”)。两个多世纪以来,这首作品始终被誉为古典音乐的瑰宝,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本次展览汇集了丰富资料,通过学术专著、科普读物、研究论文以及乐谱等形式,呈现奥金斯基生平与创作的重要阶段。展品中既有白俄罗斯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包括他的波洛涅兹、圆舞曲、玛祖卡、钢琴小品、浪漫曲等音乐作品的珍贵谱本。此外,展览还辅以CD音频资料与相关插图,生动再现这位艺术巨匠的多彩人生与不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