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491218(微信搜索加好友)

聚品赞留学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日科研团队发现新型细胞力学通讯机制

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NAIST)先端科学技术研究科生物科学领域松井貴辉副教授(生命科学研究基盘中心、Medi...
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NAIST)先端科学技术研究科生物科学领域松井貴辉副教授(生命科学研究基盘中心、Medilux研究中心)、别所康全教授(生命科学研究基盘中心),物质创成科学领域山田壮平特任助教(现为弘前大学大学院理工学研究科助教)、安國良平助教(现为大阪工业大学工学部副教授)、细川陽一郎教授(Medilux研究中心),以及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科藤田恭之教授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型细胞调控机制:细胞通过相互传递机械力,协同清除异常或衰老细胞,从而维持组织结构的稳定与功能完整性。

人体上皮组织作为机体内外环境的屏障,持续经历细胞更新。其中衰老或损伤的细胞通过程序性死亡(即凋亡,注1)被识别并清除,这一过程对维持组织稳态至关重要。在凋亡过程中,死亡细胞被主动排出上皮层,称为“凋亡细胞排除(ACE)”。本研究揭示,在ACE过程中,钙离子(Ca²⁺)浓度会短暂上升,形成可在细胞间传递的钙波(注2),该钙波通过协调周围细胞的集体运动,促进凋亡细胞的排出。

传统观点认为,钙波在细胞间的传播依赖于“间隙连接”(注3)所形成的直接通道。然而,本研究团队发现,即使缺乏间隙连接,钙波仍可在上皮细胞间传递。进一步的机制解析表明,这种钙波传播是由细胞间的力学作用驱动的连锁反应。具体而言,濒死细胞发生收缩,对周围细胞施加机械拉力,该力学刺激激活相邻细胞膜上的机械敏感钙通道(MCC,如Piezo1与TRPC1;注4),促使钙离子内流。此反应依次传播,使钙信号以波的形式在整个组织中扩散。

此外,研究还证实,钙波不仅是引导细胞定向迁移的信号,更协调了细胞群体的协同运动,共同推动死亡细胞向外排出。在此过程中,细胞群体产生的集体作用力约为每平方厘米10克力(相当于1千帕斯卡,1kPa),从而有效维护上皮结构的完整性。这一发现揭示了“力学信号与钙信号协同作用”在维持细胞社会秩序中的核心机制。

本研究成果已于2025年11月17日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10.1038/s41467-025-65474-9)。

研究亮点

首次揭示不依赖间隙连接的钙波传播机制,提出机械信号可作为细胞间通讯的新媒介。

明确钙波在协调细胞集体运动中的指令作用。

提出维持组织稳态的新原理,为研究癌症浸润、创伤修复与再生医学提供新视角。

社会意义
本研究提出“细胞通过力学相互作用维持组织秩序”的新概念,开创了基于力学—信号耦合的医学生物学研究范式。未来,通过干预细胞间的力学信息传递,有望开发出抑制癌细胞浸润或促进组织再生的新型治疗策略。

研究背景与目标
钙波作为一种基础性细胞间通讯方式,广泛参与受精、胚胎发育、创伤愈合等重要生理过程。细胞内钙信号的调控涉及多种通道,包括电压门控通道、机械敏感通道(如Piezo1)及TRP家族通道等。传统上认为细胞间钙波传递依赖于间隙连接。

上皮组织在维持屏障功能的同时,需持续应对细胞死亡与损伤。ACE机制可在排出死亡细胞的同时维持上皮完整性。近年研究表明,机械敏感通道(如Piezo1)参与该过程,然而钙波如何通过力学刺激在细胞间传递及其生物学意义尚不明确。

因此,本研究以斑马鱼(注6)胚胎上皮为模型,构建活体成像系统,结合飞秒激光(注7)诱导单细胞凋亡,系统解析ACE过程中钙波的传递机制及其与机械感受性钙通道(MCC)和内质网钙释放受体(IP₃R,注5)的关联。

研究内容
研究团队建立了斑马鱼胚胎上皮的活体成像体系,利用飞秒激光精准诱导上皮中单个细胞发生凋亡,并实时记录钙离子动态。结果显示,以凋亡细胞为起点,钙波可逐级传播至周围细胞(图1)。即使阻断间隙连接,钙波仍可传递,提示存在新型传播途径。

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机械敏感钙通道(Piezo1与TRPC1)与内质网IP₃受体协同参与钙波的级联传递。该钙波不仅作为化学信号,更引导周围细胞发生极性重排与协同迁移,最终产生约1 kPa的集体作用力,将凋亡细胞排出上皮层(图2)。由此可见,细胞通过“力学—钙信号耦合”机制,实现凋亡细胞的识别与清除,从而维持组织稳态。

未来展望
本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型的细胞间通讯机制,即通过力学信号传递实现细胞群体协同。该机制不仅对上皮稳态维持至关重要,也可能参与癌症转移、创伤愈合、组织再生等广泛生理与病理过程。

未来,团队将深入解析力学信号与钙波异常在癌症、衰老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并致力于开发靶向机械—钙信号轴的新型治疗策略与再生医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