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491218(微信搜索加好友)

聚品赞留学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留学新闻

留学新闻

联合国80周年演讲与改革探讨

前日本驻联合国大使、现任特聘教授吉川元伟在其主讲的研究生课程“国际关系与外交”中,特邀联合国新闻中心主任根本薰担任嘉...
前日本驻联合国大使、现任特聘教授吉川元伟在其主讲的研究生课程“国际关系与外交”中,特邀联合国新闻中心主任根本薰担任嘉宾,以“联合国创立80周年——展望未来,你能带来怎样的改变(What can you do to make a difference looking ahead)”为题,举办了一场英语演讲会。根本薰于1996年由记者转任联合国难民署专员,曾在一线参与尼泊尔境内不丹难民的援助工作,后申请调任联合国新闻中心主任并任职至今。本次活动吸引了约50名本科生、研究生及教职员工,以线下及线上形式共同参与。

演讲伊始,根本先生向听众抛出两个思考题:“您如何设想2050年的世界?您希望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他鼓励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聆听演讲,审视个人与全球未来的联结。

根本氏指出,2025年适逢联合国成立80周年。联合国诞生于二战的废墟之上,其初衷是“永不再战(Never Again)”。尽管冷战期间安全理事会功能受限,存在运作不畅等问题,但联合国仍支持了非洲多国的独立进程,并开展了多项维和行动(PKO)——这些行动在最初的《联合国宪章》中并未明确规定。2015年,联合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并推动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巴黎协定》。然而,当前联合国正处于关键转折点。根本氏强调,令人最为忧虑的是,尽管乌克兰与加沙爆发严重人道危机,安理会却未能达成共识;更值得警惕的是,安理会功能失灵若持续公开化,可能削弱联合国大会决议、近东救济工程处(UNRWA)的人道努力,乃至国际法院(ICJ)关于种族灭绝判决的权威性。他还举例提到,基于联合国秘书长倡议、由会员国通过的《未来契约》,正试图为全球治理探索新路径。

根本氏进一步说明,联合国本质上是由拥有投票权的会员国所组成的组织,联合国工作人员仅承担协调与支持的角色。当会员国展现出强烈政治意愿并积极参与时,联合国才能成为有效的多边协调平台。例如,在今年6月由法国主办的“联合国海洋会议”上,法国积极推动各国批准《公海生物多样性公约》,并成功争取到预期数量的批准国,即为明证。此外,根本氏指出,一国之内的不稳定可能产生跨国性影响,因此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实为一体两面,不可分割。

根本氏最后强调,《联合国宪章》开篇即言“我联合国人民”,彰显出联合国根本上是为人民而存在,而非仅为服务成员国政府。他举例说明,《巴黎协定》的达成,部分得益于瓦努阿图共和国青年群体的倡议被政府采纳并推向国际。根本氏还透露,自2025年起,联合国将启动名为“和平圈(Peace Circle)”的全球青年对话项目,而日本也计划自2026年起开展类似活动。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中,与会者提出了多个议题,涵盖未来世界走向、联合国与日本的角色定位、如何管理拥有四万多名工作人员的联合国系统、对未履行财政义务成员国的约束机制、联合国民间募款策略、根本氏投身联合国的个人契机,以及安理会改革的前景等。吉川元伟教授补充指出,安理会改革虽涉及《联合国宪章》修订,需在大会上获三分之二会员国同意,且常任理事国在此阶段无否决权;后续经各国议会批准时,也只需包括常任理事国在内的三分之二成员国同意即可完成修章。

在充满挑战与变局的今天,联合国作为承载多元功能的全球治理核心,正处于历史性的转型阶段。此次演讲不仅启发我们思考如何使联合国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景,也为青年一代投身全球事务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