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491218(微信搜索加好友)

聚品赞留学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留学新闻

留学新闻

高冈真奈美探索老年人排便管理方案

东京大学项目助理教授高冈真奈美原为临床护士,后转型为科研工作者,目前正致力于探索如何为需要照护的老年人建立更优质的排...
东京大学项目助理教授高冈真奈美原为临床护士,后转型为科研工作者,目前正致力于探索如何为需要照护的老年人建立更优质的排便管理方案。基于她在医院长期照护病房中护理衰弱老年患者的经验,她深切体会到,许多慢性病患者不仅丧失便意感知能力,也难以主动表达排便需求。因此,她希望构建一套兼具尊严与效果的排便管理系统,帮助这类人群实现规律而舒适的排便。

护理与大便形态:
重塑老年人肠道照护——以理想的“香蕉状”大便为目标

高冈教授最初在一家设有长期护理病房的医院担任护士。她发现,许多老年慢性病患者因无法感知便意或表达需求,排便管理完全依赖护士的观察与干预。当患者出现便秘时,护士通常会使用泻药,或实施“人工取便术”——即用手指从直肠中清除嵌顿的粪便。若这些方法效果不彰,则会采用灌肠。

在排泄护理中,护士的首要任务是预防肠梗阻,即因粪便堵塞导致的肠道功能障碍。尽管护理人员竭力避免此类情况,但在调整泻药剂量时仍常面临挑战:剂量不当易导致患者腹泻,进而造成粪便从尿布中渗出,污染衣物和床单。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与尊严受损,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及医疗成本。高冈教授因此决心投身研究,希望打破这一恶性循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泻药种类繁多,包括刺激性泻药和盐类泻药等,用于缓解便秘。然而,针对特定患者应如何选择药物,尚缺乏明确的指南。临床护士多依赖经验调整用药剂量与时机,通过不断试错,力求为患者找到最适宜的排便模式。高冈教授希望解答的是:究竟什么样的护理方式,才能帮助患者排出理想形态的大便?

在此背景下,布里斯托尔大便分类法成为评估工具之一。该量表由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肯恩·希顿博士于1997年提出,目前已在全球广泛应用。它将大便从1型到7型进行分类,其中3至5型被视为较理想状态,尤以4型为最佳——即质地适中、呈香蕉或香肠形状的粪便。大便硬度与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密切相关:过快通过会导致腹泻,过慢则使粪便变硬。

难以放松的现实:
关于长期使用泻药的调查发现

高冈助理教授分析了306名入住老年人特别养护之家、因慢性便秘而接受泻药治疗的居民数据。尽管市场上有盐类、刺激性等多种类型的泻药可供选择,研究发现,即使患者排便问题未见改善,多数人仍持续使用同一种药物。(注:“n”代表样本量。)

她进一步针对日本养老机构中便秘护理现状展开研究,分析了约2000名机构居民的数据。通过比较两个时间点的泻药使用情况,她发现:在两次均使用同种泻药的居民中,74.5%发展为慢性便秘;另有14.3%出现慢性腹泻。然而研究显示,即使便秘问题持续存在或出现慢性腹泻,照护人员仍倾向于维持原有用药方案。此外,约四分之一曾使用刺激性泻药的居民正在长期规律服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药物通过强制刺激肠道肌肉收缩来促进排便,一般建议短期或按需使用,而非作为长期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高冈教授希望进一步探究用药时间与药物类型对排便状况的综合影响。她也关注非药物干预措施,例如膳食纤维与乳酸菌等益生菌的摄入、适度运动以及规律如厕习惯的建立等。

她强调,医院、养老院等机构工作人员的协作对其研究推进至关重要。这些一线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许多未被病历记录的宝贵经验,例如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泻药使用。高冈教授希望系统收集这些信息,并结合电子健康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她诚挚欢迎来自医院或养老机构的同行对其研究感兴趣者与她联系合作,共同提升老年排便护理的质量与尊严。